杏彩体育不断扩容中国(淮安)国际食品博览会,或许将成为江苏淮安未来发展新的“发动起”。展会背后,是名动中外的淮扬菜,以及蕴含其中的淮河、京杭大运河等文化因子。
在淮安水利枢纽大运河立交,淮河与大运河在此相交。淮河在下方的河床上自西向东流向黄海,而大运河在上方向南流淌,两者各行其道,互不干扰。
置身其中,你能感受到淮安地理位置之奇特。淮安不仅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、南北气候过渡带,历史上,黄河、淮河与大运河曾同时在这里交汇。翻开淮安的历史,漕运一直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兴衰。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挖邗沟,以通联淮河与长江,淮安的城市命运就与漕运连在了一起。
至唐宋时期,主要漕运干线是东西方向由扬州经邗沟至楚州,经淮河等河道转往长安。因漕运关系,淮安已然成为朝廷经营重地。明初,随着清江浦河凿通,南部粮食由此运输北部。京杭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的漕运主体,极大推动了沿边城镇发展,淮安的商业经济也达到了极盛时期。
“南船北马、九省通衢”的淮安名动天下,明清鼎盛时期与扬州、苏州、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。
黄河、淮河、大运河,塑造了淮安的历史和人文,也造就了河湖遍布的地理特征。更为重要的是,随着漕运的繁盛,发源于此的淮扬美食,得以更大范围传播。淮扬美食融合南北,重视五味调和,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内涵。
2022年出版的《中国淮扬菜志》这样描述淮扬美食:淮扬菜用料考究,制作精细,清鲜而不寡淡,细品余味悠长,温和之中不乏新意,由此才成为“天下之至美”。
书中认为,春秋战国时期的南味菜肴,奠定了淮扬菜的基础。公元前486年,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开凿邗沟沟通淮水,以此为标志,运河文化开端,奠定了淮扬菜的空间格局。秦汉时期,南北交流增多,确定了江淮地区延续至今的种植结构。及至六朝,在“饭稻羹鱼”的膳食结构基础上,从北方迁来的豪门贵胄带来的奢华之风,使得淮扬菜在崇尚清淡的基础上更为精细,淮扬菜的食风逐渐形成。
元明清时期,京杭大运河的繁荣、长江的发展以及东部临海的地理交通和商业贸易等得天独厚的条件,促进淮扬菜向四方皆宜的特色发展,并在海内外扩大影响。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就记载了不少今江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饮食风貌,甚至还记载了游船宴。
因而天下食客将淮扬菜赞为:始于春秋,兴于隋唐,盛于明清,以五味调和出第一佳味誉为天下之至美。
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、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、《中国淮扬菜志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岱明解读,淮扬菜具备“和、精、清、新”四大特色。她认为,淮扬菜南北兼容,老少皆宜,本色本位,有滋有味杏彩体育,重视五味调和,不伤天和,集“普世、养生、美味、典雅”四大优势于一体,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“和是大道之源”的优良传统。
孔子在论语中首次提到“不时不食”,恰是对淮扬菜最好的诠释。因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,淮安扬州地区一年四季分明,故淮扬菜的原料海鲜野味、家禽家畜、时蔬都能做到“应时应季”。
2021年,淮安成为全球第9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“世界美食之都”的城市,淮扬菜受到世界欢迎。
10月11日杏彩体育,在“世界美食之都”城市创新发展大会上,淮安市副市长王向红介绍,淮扬菜现有菜点超1300种,近300道菜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。围绕淮扬菜,淮安不断创新突破,先后推出金湖河鲜宴、洪泽湖蟹宴、蒲菜宴、西游野菜宴等全席,同时注重味觉丰富变化和艺术呈现,打造“健康、营养、美味、精致、文化”餐饮发展新潮流。
围绕淮扬菜所形成的食品产业,也成为淮安市的主导产业。淮安打造优质稻米、小龙虾、规模畜禽、螃蟹、绿色蔬菜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,汇聚苏盐井神、旺旺食品、今世缘酒业等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,形成了从“田头”到“餐桌”的完整产业链条,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。
作为知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销基地,自古以来淮安市就是淮上江南、鱼米之乡,东有高邮湖、白马湖盛产鱼、虾、鳖、蟹,西有烟波浩渺的洪泽湖“日出斗金”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原料优势,淮阴区的淮黑猪、淮安区蒲菜和食用盐、清江浦区的红椒、洪泽区的大闸蟹和小螺蛳、金湖县的莲藕和芡实、盱眙县的克氏原螯虾和稻虾米以及多品种食用菌名扬天下。
据淮安市政府网的数据,2022年,该市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共218家,开票销售超537.2亿元,占全市17.9%,户均规模2.91亿元,高于全市73.21%,食品产业营业收入约占全省食品产业的10%。
10月12日,第六届中国(淮安)国际食品博览会暨金秋经贸洽谈会正式开幕,在致辞中,淮安市委史志军说,民以食为天,食以客为先。近年来,我们立足淮安在食品领域的先天优势,举办了食博会暨金洽会,成为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唯一食品类博览会、进博会食品产业合作唯一平台,成为展示城市形象、深化对外合作的重要载体,前五届累计吸引30余万人次参展参会、线亿元,为广大客商提供了一场美食之“旅”、打开了一扇交流之“窗”、搭建了一座投资之“桥”。
自2022年起,淮安市将金秋经贸洽谈会与食博会合并举办,食博会的经贸属性愈发凸显,在当天的开幕式上,淮安市各县市区与合作企业完成了项目签约,签约项目120个,协议引资额达1690.86亿元。